信報專欄 | October 29th, 2008 |

2008-10-29刊載於《信報》專業眼
當我們大家都被金融海嘯的殺傷力嚇得目瞪口呆的時候,可有想過另一次市場失效引起的「海嘯」會以怎樣的方式殺過來?
「氣候變化是全球有史以來最大的市場失效:排放溫室氣體而損害他人的人卻不用付出代價。拒絕行動或延誤行動都會帶來極大的風險,全球損失會比二十世紀兩次大戰的總和還要多。」這是本周訪港的斯頓爵士的結論。他是世界銀行的前首席經濟學家,兩年前發表了至今對氣候變化最全面的經濟分析,指出延誤減排行動會使全球年復一年地損失高達百分之二十的生產總值,但若全球能馬上協調行動,代價則可下降至全球每年百分之二的生產總值。
延誤行動令風險大增
歐洲重建開發銀行前行長亞德利表示,氣候變化對北半球國家帶來的損失遠超三萬億美元,比金融海嘯的損失還要高。金融海嘯和氣候變化帶來的殺傷性「海嘯」,其實存在很多共通點。
兩種「海嘯」在發生前都有可尋,只是大眾都對這些預警訊號置之不理。很多經濟學家,包括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固然對美國金融體系的風險多年來高調示警;即使近至去年八月,銀行體系出現信貸危機而須歐美央行大力介入,這些預警仍然被「大好友」的消息掩蓋。無論是監管機構或銀行體系,都以「不變應萬變」之名,坐以待斃。
氣候變化的根源和趨勢多年來爭論已久,但自從去年初「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糾集了全球六百名科學家,發表了第四號報告書之後,已一鎚定音。全球各國必須在二○五○年前把溫室汽體排放量減低至二○○○年排放量的一半,才有望避免不可逆轉的大災難。
除了科學家的聲音,氣候變化的預警訊號其實無處不在。例如極端天氣現象,今年便在香港見到兩個明顯例子:六月的降雨量打破了天文台開台一百二十五年來的紀錄,而二月亦是四十年以來連續寒冷天數最長的月份。若你家在大澳,你必然不會忘記有生以來從未見過的山泥傾瀉、洪水暴漲、海水倒灌……。可是,至今有多少香港人會因這些預警而對應付氣候變化坐言起行?
兩種「海嘯」的另一共通點是全球化特性。金融海嘯席捲全球,沒有任何經濟體系得以幸免。氣候變化也是如此,全球變暖不僅帶來水位上升,更帶來極端天氣、雨量轉移、物種變遷、病變加劇等現象。更重要的是應對氣候變化必須全球各國協調,同步行動。要避免國與國之間「你做我唔做」、「搶搭順風車」的現象(free-rider effect),是目前國際間談判的最大挑戰。
兩種「海嘯」有什麼關係?應對氣候海嘯所必須的全球行動會否因為金融海嘯而延誤,以至最後回天乏力?
在本月中的歐洲首腦會議,意大利總理貝雷思已經帶頭表示,由於經濟危機,難以遵守歐盟去年承諾在二○二○年前按一九九○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減低百分之二十的目標。他說:「我們不想做唐吉柯德,我們還有時間。」這是典型的政客說詞,大有可能被美、日政府所利用,使聯合國明年底舉行的哥本哈根會議,難以為即將在二○一二年到期的「京都議定書」達成後續協議。
轉危為機拓低碳經濟
從負面看,金融海嘯可能令原來準備投放於可再生能源的資金收縮,減慢替代化石燃料和技術創新的步伐。從正面看,經濟衰退會減少能源使用,國際能源組織已經預測,明年的石油使用量會下降二十四萬桶。
當然,經濟下滑並非減排的正道,因為衰退引起的國際紛爭會使各國更難達成減排協議。最佳策略是轉危為機,利用金融海嘯後需要政府出手刺激經濟的機會,把傳統經濟轉化為低碳經濟。
就以香港為例,特首在今年施政報告中採納了專業團體的建議,走出了一小步:在啟德發展區設立區域供冷系統、研究限制銷售鎢絲燈泡、資助大廈業主進行能源及二氧化碳排放綜合審計,和進行提升能源效益工程的部分費用。但政府切忌藥石亂投,應該把是否符合低碳發展模式作為評核資源投放的基本準則,例如把天然氣應用範圍擴大至巴士和小巴,把地區供冷系統應用到西九文化區,推行電子交通管理和道路收費,推行產品責任制以補貼回收再造業,以低碳模式建設副都市中心等等,都可以帶動多層次的經濟活動。
把十大基建的傳統思維擴闊到十大低碳發展的前瞻性視野,已成為特區政府的當務之急。
公共專業聯盟主席
標籤:,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