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專欄 | October 16th, 2007 |

2007-10-16刊載於《信報》專業眼
「脫胎換骨」-這是政府高層在上周施政報告發表前對曾特首的期許。弔詭的是,曾特首在上周三立法會議事堂內宣布要打造「新香港人」,似乎並未有讓他「脫胎換骨」,但是在兩天後電台錄音室發表的「民主變文革論」,卻顯然讓市民對他「另眼相看」。  今年的施政報告勾勒了未來五年特區政府的施政大計。「三個堅持」、「十大建設」、「進步發展觀」和「香港新方向」都是曾特首希望港人銘記於心,甚至讓他名垂青史的宏願。
曾特首的「進步發展觀」表面上處處有胡錦濤主席上任以來推行的「科學發展觀」的影子,但一落實到政策建議,卻又大相逕庭。他強調以基建帶動經濟發展,以活化帶動社區發展,和以助人自助理念推動社會和諧。曾特首的第一個堅持是「以經濟發展為首要目標」,否則「其他一切願景都只是空談」。顯然在他的心目中,一切環保、保育、扶貧、公義的目標都與經濟發展都有先後與主次之分。


先看施政報告中的重頭戲十大建設。十大建設是「五虛五實」—只有五個項目在曾特首任內有具體動工的時間表,其他五個會否落實已非他所能左右。這些項目離不開修橋築路,土地開發,卻沒有包括一些市民熱切期望,有利環境改善的項目,例如討論了十八年的淨化海港計劃第二期乙的生物處理設施。很多社區迫切需要、有助減低貧富不均的基建,例如東涌醫院、天水圍的全日托兒中心和觀塘的表演劇院也不在優先之列。
與其在十大建設中包含遙遙無期的五虛項目,何不替換上這些有利環保、有助扶貧的建設,使拼湊而成的十大建設成為「十大可持續建設」,加快上馬,糅合經濟增長、環保與公義的目標。
施政理念兩大盲點
只要拋開口號、仔細檢視報告內具體承諾的行動,不難察覺到特首施政理念的兩大盲點。
第一個盲點是混淆「發展」與「開發」兩個概念。
發展的最終目標是提高人民生活質素,可以用國際公認的指標量度。例如,五年後香港人均工資能否提高?一百三十萬的貧窮人口能否減半?每年一千六百人死於空氣污染的數字會否下降?香港在「可宜居城市」的排名現是第四十一位,可否跳升十位?
但開發是粗放型、不計較效益的投資。開發不但不計算社會和環境效益,對經濟效益亦只會含糊其詞,但求在投資過程中有人上下獲利。香港近年落成的基建的使用率全部大幅低於預期 – 從西鐵到西部通道,從落馬洲支線到機場博覽中心 – 這並不表示這些建設一定沒有長遠效益,但這是一個重要的警號,提醒官員注意:香港已趨成熟的經濟體系對於硬件基建的需求正在轉型。
政府角色大幅墮後
十大建設究竟是開發還是發展?對可持續發展指標有多大效益?還有待政府向公眾詳細交代,不能以長官意志未審先判。
施政報告的第二個盲點是政府角色大幅墜後,未能與時並進。
儘管曾特首開始強調企業社會責任,但他始終將立法視為洪水猛獸、迫不得已的手段,而非推動發展的工具。在全球化的格局下,企業的影響力日益膨脹,政府不能不更積極以法律手段處理市場失效的問題。無論在環保、能源、勞工和滅貧議題上,政府均不能坐視,任由市場失衡而加深社會矛盾,這是國際社會推行可持續發展的共識。
例如、加州的前瞻性立法推動了企業開發新技術,生產低排放汽車;歐盟的建築物能源效益條例促進了節能材料的開發。英國和愛爾蘭政府深明單靠增加就業機會不能解決在職貧窮的問題,所以在過去幾年分別推出最低工資法案。
環保局開始就廢物管理、電力公司減排和建築物能源效益進行立法,是走對了積極的一步。特區政府會否視此為改變角色的起點,以同樣積極的態度加速公平競爭和最低工資的立法?
曾特首在施政報告內沒有忘記引述胡錦濤主席的訓話。胡主席的科學發展觀,可能源於他在北京天安門城樓上不僅看到車水馬龍的繁盛,更因看不透天安門廣場的煙霧而體會到環境質素不但影響奧運,更威脅國運。
但願曾特首不會是一位迷失在北京舊胡同的遊客,口裏嚷要找出新方向,卻未醒覺手裏拿的世界地圖已經過期。
公共專業聯盟主席
標籤:,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