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專欄 | January 23rd, 2008 |

2008-01-23刊載於《信報》專業眼
日前跟家人在酒樓吃飯,突然鄰傳來響亮歌聲:「恭祝你福壽與天齊……」。望過去,只見十多人滿滿的一席,都站了起來拍手唱生日歌,壽星正是坐的一位老婆婆。她看來沒有九十也最少八十五吧,抬頭望子孫唱歌,眼睛瞇成一線,面上的笑容比蛋糕上的燭光與頭頂的大水晶燈還燦爛。
「賺錢機器」思維模式
如果在這個時候,政務司司長唐英年走到這一家人跟前,說:「根據統計處對未來三十年的推算,香港人口將日趨老化,對經濟、醫療、福利、退休保障、教育和公共財政產生深遠影響!」他們會有什麼反應?
這番話不是假設,而是唐司長去年十月十七日一篇刊於報章上題為〈優化人口聚人才〉之鴻文的內容。文章說人口政策是一個重要課題,首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是:人口老化和人才競爭。換句話說,唐司長及他代表的政府的思維,就是把人口政策等同「解決人口老化問題和人才競爭問題」,反映了他們在內心深處從來只把香港人當作賺錢機器!
值得注意的是,唐司長發表文章之時,已是可持續發展委員會發表了《人口政策社會參與過程報告》四個月之後;報告就本港的可持續發展人口政策提出了二十四項建議,包括設更多休憩康樂設施、發展文化藝術以提高市民的生活質素、提供財務誘因和支援以鼓勵生育、加強再培訓計劃和人才輸入計劃,及提倡健康積極晚年。政府在研究這份花了逾一年時間制定的報告的四個月之後,竟然還得出只須「解決人口老化問題和人才競爭問題」的結論,能不令人啞口無言?
這種思維早有前科。政府早於二○○二年九月已成立了「人口政策專責小組」研究人口政策,但結果政府採納的是惹來怨聲載道的「外傭稅」。常自稱「務實」的曾蔭權政府,只眼「今年可以賺多少錢」。
改善市民生活是正途
人口老化是問題嗎?人們愈來愈長壽是一個現象,不是一個問題。千百年來人類努力研究與努力改善生活條件,不正是為了要令自己盡量長壽?北歐國家,不是人民又長壽生活又富裕嗎?人才競爭又是怎樣的問題?自由社會,良禽擇木而棲是正常人性表現,那裏有更好生活,人們自然會往那裏走。政府的正當工作,不是花時間去危言聳聽,而是要因應社會現象來推行政策,以「提升所有人的生活質素」為終極目標。這才是我們需要的人口政策。
要提升香港各階層市民的生活質素,政府絕對有能力做得到。單就政府所關心的人力資源及高齡化兩點而言,已有下列的措施可以馬上進行:  改善工作環境─政府應透過立例以改善整體工作環境,包括各種善待家庭及善待個人的法例,如完善的託兒服務、輪班安排等。歷史已不停地告訴我們,單靠個別商人「良心發現」來推行政策,而不以法例去明文約束,是注定要失敗的。改善工作環境當然也包括改善大環境,例如愈來愈困擾我們的空氣質素問題,政府應馬上制定長遠的能源政策及減排目標,讓市場可以積極跟從,讓競爭者可以加入激發良性競爭,從根本處手減少空氣污染。只有提供優良工作環境,方能真正改善港人生活、吸引並留住外來人才。
改善老人生活─香港老人人口有九十萬,其中二十多萬人在領取綜援,估計人數在十年內將超過三十萬。若有三分之一的長者都活在貧窮線之下,有些更只能靠數百元生果金度日,本來不是問題的人口高齡化,當然就變成問題了。提供全民退休保障,是政府不能迴避的責任;特別是在庫房水浸的今天,政府此時不行動,更待何時?
「恭祝你福壽與天齊,慶賀你生辰快樂」。人生的目標的確是「快樂」,所以政府的責任是提升市民的生活質素,而非「賺錢與賺更多錢」。民間思維總是充滿智慧,政府何年何月才會用心學習?
標籤: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