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專欄 | May 13th, 2010 |

2010 年 5月13日 刊 《信報》專業眼

梁繼昌

公共專業聯盟副主席

www.procommons.org.hk

截至本年3月31日,特區政府預計財政儲 備達到4,830億元,相當於十八個月的政府開支,遠超前任財政司司長唐英年所建議的十二個月的水平。政府從社 會抽取大量財政資源卻閒置不用,不單窒礙了資金流通創富的能力,更握殺了用諸社會帶來的正面改變。市民基本生活保障,以至醫療服務及教育方面的需求,對提 升整體生活質素及競爭力至關重要,但曾蔭權政府卻斤斤計較,關鍵原因是缺乏長遠社會目標(參看5月6日 刊於本報之本系列首篇《無目標的財政政策》)。

財政資源閒置也是社會成本

另一方 面,十大基建勢將把政府資產總值推上新高峰。更令人擔心的是,特區 政府還要進一步增加現金財政儲備!曾俊華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強調,「政府要履行穩定社會、穩定經濟的職能,首要的條件便是有充足的財政儲備」(39段), 又表示「香港人口老化,工作人口減少,稅基會更趨狹窄,我們更加需要未雨綢繆,增加儲備以應付這些挑戰」(42段)。

雖 然曾俊華計劃在未來幾年維持赤字預算,但問題是特區政府經 常高估支出低估收入,作為控制市民期望的手段。政府財政預算的準確程度一向不合格,曾蔭權擔任特首以來四份財政預算案中,有三年的財政收入較預算多五百億 元以上,故相信特區政府有很大機會實現增加儲備的目標。未來兩年有多項因素可能導致政府財政收入激增,包括:十大基建陸續上馬,本港內部投資及就業人數相 應增加,帶動公司利得稅及個人入息稅收入增長;勾地表內位於東涌及粉嶺的土地已被勾出準備拍賣,另政府短期內將推出何文田及山頂兩幅土地拍賣;二千萬元以上物業印花稅稅率增加、房委會及房協出售超過四千個居 屋 及夾屋貨尾單位,以至活化二手居屋市場後居屋買賣增加,都有助增加印花稅收入。

理財權力在我手

政 府一貫的理財哲學是要掌控調度財力的最大靈活性。數年前開徵膠袋稅時,社會上有爭取專款專用 的聲音,希望有關徵費指定用於環保用途,結果卻被特區政府以違反既定財政管理原則否決。因此,新增財政儲備雖以「為人口老齡化作準備」為理由,最終會否用 於照顧長者,實在令人不敢樂觀。

曾蔭權上任以來,特區政府的財政紀律日漸廢弛。過去三份預算案都有「派糖」措施,其實有很大的隨意性。 2008年有千億財政盈餘,「派糖」可解釋為與市民分享經濟成果;2009年 正值全球金融海嘯,「派糖」是紓解民困措施;可是今年本港經濟形勢已經喘定,年度財政只有少量盈餘,「派糖」的短視手段便更顯得缺乏理據。

浪 費、超支與錯估

大型基建效益欠佳,時有所聞。西鐵、東鐵落馬洲支線、深西通道、八號 幹線沙田至長沙灣段等的使用量長期偏低, 使人擔心陸續上馬的十大基建會出現類似情況。基建用量低甚至被閒置不用,實際上又是浪費公帑。

特 區政府的工務工程超支及錯估預算情况嚴重,背離工 程規劃應有的嚴謹審慎態度。例如淨化海港計劃二期工程,造價上升了23億元,增幅達三成;政府提供補助港島西線的預算也增加超過一倍,達到127億 元;廣深港高速鐵路的估計造價,更由390億元上調七成至近七百億元。

政府既然知道人口老齡化等社會問題的嚴重性,卻不從 政策層面作通盤處理,只以增加財政儲備作為應對,明顯是取巧躲懶、逃避責任。這可能與數十年的官僚氣習有關,不輕易增加經常性開支,加上「財政封套」制, 各項開支只會微調,政府財政工作淪為庫務及帳目管理。既然未來兩年政府帳目有可觀的盈餘,加上任期屆滿在即,曾蔭權更不會觸碰稅基過窄等深層次問題,而樂 於以公帑收買人心,繼續「派糖」。

標籤:,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