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專欄 | November 2nd, 2007 |

2007-11-02刊載於《蘋果日報》
從香港近期發生多件事件,包括特首「文革論」至李柱銘在《華爾街日報》發表的文章,令國民教育突然成為焦點議題之一。特首施政報告中雖然把國民教育放在較後部份,但相信特區政府仍然是重視的。
民調與實情有出入
然而,特區政府要推行的是甚麼的國民教育?施政報告指香港人應更具有國家視野,國家主席胡錦濤也曾在香港說:「我們要重視對青少年進行國民教育,加強香港和內地青少年的交流,使香港同胞愛國愛港的光榮傳統薪火相傳。」這都沒有錯,交流也是雙向的。但施政報告中形容國民教育重點在於「提升青少年對國家發展的了解和認識,對祖國山河大地和人民的認識,對中國歷史與文化的認識,使青少年建立民胞物與的情懷、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以及對國民身份的認同」,而沒有解釋國民教育的核心價值觀念為何,難免令人擔憂香港市民是否在清楚明瞭情況下,接受這個影響深遠的國民教育建議。所以,即使中央政策組首席顧問劉兆佳不久前引述其民調指出,「無論是國民教育和愛國教育,都得到超過一半受訪者認同政府應該推動」,恐怕這種民調結果只能反映官員希望得到的答案,意義不大。實情是知識分子和中產這些稍有資源的家長,都以腳投票,盡力把子女送進國際學校,反映香港教育基本問題不能滿足家長,說甚麼國民教育和愛國教育,雖不反對,但家長真的有多重視,大家心裏有數。
最需要有獨立思維
香港年輕人最需要的不只是平衡提供有關國家事物各方觀點的國民教育,更需要的是教導他們正確認識自己作為國民的權利和責任,胡主席也常言「以人為本」,沒有人民便沒有國家,人民的權利和國家的利益如何平衡?甚麼才是真正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而非政府或黨的利益?年輕人最需要建立的是獨立思維和公民責任的概念,不是倒模的所謂愛國。筆者讀高中時因為受當時在明珠台播出,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Carl Sagan)主持的電視紀錄片《宇宙》(Cosmos)所吸引,曾經對天文和宇宙生命起源發生興趣,拜讀了薩根的多部作品,科學的內容已經忘記,但薩根對追求知識的座右銘是對每事抱懷疑態度,即skepticism,每事問,挑戰權威,知識才有進步。
知識分子精神缺失
然而,在香港的議會上卻聽到民建聯曾鈺成的反智言論,批評大學學者詢問他有關愛國愛黨的意見,在沒有正面回答他是否贊成愛國等於或必須愛黨之餘,反指要搞國民教育的學者有不足。有佢講冇你講,這算是甚麼邏輯道理?看來,曾鈺成心中的國民教育其實是思想再教育?近期香港言論和政治風向,有兩個特點。首先,社會普遍承認中港經濟互動,接受因為利益而放棄部份原則,更視此為務實之舉,甚至公然鼓勵應以揣測長官意志而行;另外,保守派勢力更利用經濟好景的大好時機,收服董治時期失地,不只把普選日期一拖再拖,更乘勝追擊把普選定義改寫,理直氣壯地要永遠保留功能界別。英國左派學者弗蘭克.富里(Frank Furedi)的《知識分子都到哪裡去了?》一書中,感慨庸人(Philistine)當道,令知識分子精神缺失,而庸人定義是「缺人文文化,只對物質和日常事務感興趣的人」。正視知識分子對文化和民主的貢獻,重建知識分子與公眾活動的公共空間,是現今社會當務之急,更是對港人的當頭棒喝。我們的未來,要的是真正有進步發展潛力的中國香港人,還是Yes Citizens?
公共專業聯盟莫乃光
標籤: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