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專欄 | May 20th, 2008 |

2008-05-20刊載於《信報》專業眼
「每晚睡前我都會去看小女兒一眼,看她睡得可安穩;她睡了還是蹬手蹬腳的,但表情總是很安恬。早兩天報上登了一張照片,一家倒塌學校的瓦礫中找到幾個小學生,全死了,但看來就像睡一樣……。我受不了。」一位工程師朋友,在四川大地震後這樣告訴我。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看到小孩子受難,誰不心如刀割?
五月十二日下午,四川發生黎克特制八級大地震,災區範圍廣達十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一百個香港的面積。至執筆時死亡人數已增至三萬二千多人,二十二萬人受傷,估計已被埋的失蹤人口無數,最終的遇難者數目恐怕以倍計。專家估計三分之一的死者是兒童。大家難免會將今次地震跟三十二年前死了二十四萬人的唐山大地震相提並論;三十二年過去了,天災仍然難測,但人禍難道不可免嗎?我們無法知道下一次的大地震何時再臨這片苦難大地,但在傷痛之餘我們是否應該汲取教訓,讓同胞特別是孩子們不再受蹂躪?
誰守護孩子?
在都江堰河邊一幢倒塌的民房,救援人員挖掘出一名年輕媽媽與幾個月大的嬰兒。母親已死,但懷中女嬰仍平安無恙在吃母乳─女嬰正是靠死去的媽媽的乳液與保護存活下來。不遠處的災場,搶救人員發現一名女子屍體,她雙手扶地身體,身下是一名三個月大、正安詳入睡的男嬰;他身邊放了一部手機,屏幕上顯示母親留給孩子的遺言:如果你能活,一定要記住我愛你。天下間哪個母親不是這樣拚死的守護自己的孩子?在母親懷中的孩子哪個不是這樣的安全?
但當孩子不在母親身邊,例如上學去了,誰來守護他們?孩子就像一個一個的麵粉團,毫無自我保護的能力,所以我們當然期望代為看守孩子的人與場所,都至少可以確保孩子的安全。這是最基本最合理的期望,也可說是一種契約。
在文明社會,例如香港,我們從來想也沒有想過學校建築是會不安全的;但原來學校建築安全並非必然。據最新統計,四川大地震中近七千間學校倒塌,而且大部分是徹徹底底的塌至體無完膚,以致無數師生慘被活埋。雖然按《中國建設部建築抗震設防分類標準》,成都至北川一帶的建築物必須能抵禦七度烈度的地震,而根據二○○四年頒布的最新標準,教育建築中人數較多的幼兒園與小學屬於乙類,應較一般標準高一度,即達到抗震設防烈度八度的要求;但今次地震在農村和偏遠縣鎮造成大傷亡,一方面是由於標準不夠高而震央地區的烈度已超出設計的承受極限,另一方面亦反映當局對廣泛地區的建築安全疏於監管。
中央也不排除當中涉及偷工減料的「豆腐渣」工程。豆腐渣教學樓的問題包括樓頂不用鋼筋水泥灌注而非法改用預製板、石屎中的鋼筋不合標準、牆身和每層樓地板接位有縫口、校舍違反建築條例樓高超過五層等等。活埋了近千師生的都江堰聚源中學,樓高五層的校舍在地震中整幢倒塌,連正在營救被困學生的國家地震局救援人員,也忍不住狠批校舍是典型的豆腐渣工程,指建造者要為死傷者負責。中央已表明,救災完結後將嚴肅查處。
僥倖逃過大難的孩子,社會有責任讓他們好好活下去,而其中最重要的是讓他們盡快重新上學,在學習與群體生活中慢慢治癒心靈創傷。但我們更關心的是新建的學校必須要安全,尤其在貧窮落後的地區。因此「公共專業聯盟」與「普選工程連線」正積極籌備在本港成立人道組織「無國界工程師」,招募有心的義務工程師和專業人士,聯同苗圃行動等機構參與重建農村學校,並支援其他組織的人道工作。
無國界工程師人道支援
無國界工程師」參考世界各地的相關組織,讓本港工程師可利用專業知識,直接參與救災與重建,長遠改變災區學童的命運,開拓人道工作的新一頁。「無國界工程師」將朝四大目標進發:一、建立人道工程師和專業人員名冊;二、向人道組織就救災及重建提供工程及技術支持;三、支援貧困地區滅貧發展工作;四、提升工程界對救災和對貧困地區支援發展的能力。
在天災面前,人力何等渺小,但是,路還得走下去。所以在上周日舉行的「無國界工程師」第一次籌備會議,四十名工程師和建築師懷謙卑的心情走在一起。香港的專業人士,能否多走一步,讓更多同胞免於苦難?
報道說,災區連日不斷傳來的鞭炮聲,是當地習俗,示意從廢墟中挖出的屍體被親人認領了。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聽到的,是重建的農村學校落成日所燃放的鞭炮聲。
公共專業聯盟
標籤: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