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專欄 | October 22nd, 2008 |

2008-10-22刊載於《信報》時事評論
特首在施政報告中以「轉危為機」為引子,闡述特區政府在面對目前環球惡劣經濟環境及金融海嘯影響下的對策,以及香港在後金融海嘯的發展。
可惜特首基本上未能為後金融海嘯的香港提供一套應對策略,就連應付金融海嘯的點子也顯得乏力及老調重彈。
大刀闊斧重整架構
香港的五大監管機構─金管局、證監會、香港交易所、積金局及保險業監理處─各司其職,看似運作暢順,可惜以一個國際金融中心的佈局來說,五個各自為政的監管機構實在難以統籌及理順日益複雜及繁重的監管工作。以投資性保險產品來說,其發行及銷售活動分別歸於證監會及保監處的管轄範疇;結構性零售產品如「迷你債券」的責任是證監會及金管局;可作為強積金投資工具的集投資基金卻是證監會及積金局各有審批權;公司來港上市是證監會及交易所要共同處理的事宜。這些鋪排絕對令投資者眼花繚亂。
雖說監管機構間有互相溝通及通報程序,但難免有重複、遺漏或不足之處。要優化香港的監管制度,實非單憑理順各監管機構的運作及把現行監管法例修修補補便能成事。政府必須趁這時機,對本港的監管制度及文化作一個全面檢討,如有需要時,監管架構必須大刀闊斧地重整─這可能包括合併一些監管機構、重新界定監管機構的管轄範圍與職能,及對保障投資者的法例上作出深度的政策調整。
在發展證券市場方面,政府不斷催谷內地、東歐及俄羅斯等大型企業來港上市以及伊斯蘭債券市場的發展。過去兩年來政府除了不斷到這些地區作招商推廣活動外,我們實質上看不到有任何其他積極配套措施出籠。
自金融海嘯後,本港已陸續有上市公司清盤,對於一些基本問題,政府可能完全未有定案,在推展證券市場之餘,究竟質與量誰主誰次?而港交所審批這些新企業上市,亦要面對股東及盈利指標等壓力。港交所的監管角色和其上市公司的地位兩者有是否有角色衝突之嫌呢?再說伊斯蘭債券市場,已聞樓梯響多年,但是實質上可以幫助伊斯蘭債券利用香港作為上市平台的有利措施,例如《印花稅條例》及《稅務條例》的改革以及加速避免雙重徵稅協議的簽訂都沒有多大進展,前者就連諮詢文件的發布時間表也欠奉,而時至今日香港亦只是與四個國家或地區簽署了避免雙重徵稅協訂,進度實在極不理想。
警惕政府再托樓市
再者,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施政報告沒有用多大篇幅去處理銷售結構性產品給零售客戶的問題,卻在穩定房地產市場方面(報告第三十四段)墨不少。難道這是政府又要不顧一切「托」樓市的先兆?在這經濟嚴峻的時刻,為什麼政府只是要穩定樓市而不是穩定進出口市場、零售業市場或者是最基本而且已飽受通脹壓力的食品市場呢?
如果房地產市場不是出現大亂子,而只是根據經濟活動周期調整(這當然包括下滑及萎縮),政府又何須作出煞有介事的聲明呢?這不免令小市民聯想到「官商勾結」、「利益輸送」等種種不利特區政府管治的疑惑。因此市民亦盼望特區政府能對此疑惑盡快作出解畫及澄清。而樓市若能藉機正常而自然地調整,不再高企於瘋狂水平,難道不是一個「轉危為機」、讓香港整體競爭力上升的大好機會?
單一依賴金融市場優勢,實非香港長遠發展的出路。倫敦是繼紐約後受金融海嘯衝擊最烈的國際金融中心。據筆者最近所見所聞,倫敦的初秋並不蕭殺,倫敦市金融區及金絲雀碼頭也不多見憂心忡忡的商人銀行家或上班一族。相反,這城市的創意文化產業、旅遊業及飲食業仍執歐洲牛耳,彌補了金融業全面衰退的影響,令其魅力及活力絲毫未損。
香港在鞏固其金融中心地位之餘,亦要積極循經濟多元化的路走下去。香港無論在資訊及通訊科技的發展、對中小型企業的扶助、培養優質人口的政策方面,都遠遠落後於其他的亞洲競爭對手。相對於只重扶植某些夕陽行業的短視經濟政策來說,把這三個中心基點搞好才是香港在金融海嘯後起飛的原動力。
公共專業聯盟副主席
標籤:

Comments are clo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