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專欄 | April 26th, 2011 |

高德禮
公共專業聯盟
www.procommons.org.hk

泛民立法會議員針對今年財政預算案的短視與疏漏,推動引進全民退休保障制度(以下簡稱全民退保),引起反對人士及團體連日發表文章及刊登廣告圍攻。反對一方的主要觀點是,有關制度會為政府以至整體社會造成沉重負擔,對本港長遠發展造成負面影響。可是他們的批評只考慮財政,沒有正視老齡人口的供養問題,分析角度欠周全,有破無立。

照顧長者支出 必然存在
探討公共政策切忌只顧一點,不及全局、掛一漏萬,所以必須準確拿捏政策的核心議題。全民退保制的核心議題,是如何有效照顧長者的基本生活需要,及如何解決長者綜援制度不可持續的問題。明乎此,反對者不應滿足於否定全民退保方案,只管批評、不提建議,因為綜援制度會隨著老齡人口不斷增加而不勝負荷,政府財政最後還是會「爆煲」的。

反對者片面強調全民退保會加重政府與納稅人的負擔,但他們可有想過,隨著老齡人口增加,即使由市民自行照顧家中長者,社會總體開支還是會存在並與時遞增的。至於納稅人及政府的負擔會否增加,則取決於社會決定採用何種方式供養長者。必須指出的是,全民退保倡議者沒有伸手要免費午餐,而是秉持共同承擔的態度,建議三方供款: 在職人士及僱主把半數強積金供款轉作支付全民養老金,政府則只須繼續撥出綜援及生果金,和日後按長者人口增長幅度調升撥款。

長者供養政策 迫在眉睫
反對全民退保人士似故意忽略制定長者供養政策的迫切性,更顯然漠視社會經濟環境的最新變化。最低工資的實施,使長者養老問題更清晰的浮現。時薪二十八元的水平只是妥協產物,根本不夠個人生活開支;資方在勞資談判過程中已斷然否定了按生活工資原則訂定薪酬; 特區政府願意提供全港交通津貼,就是證明。薪酬稍高的也須用盡收入來照顧家人,那裡有餘錢儲蓄供晚年之用? 更嚴重的問題是,僱主趁機解僱生產力較差人士,長者及五十歲以上人士勢將首當其衝,生活即時陷於困境,為退休生活儲備顯得遙遠而不設實際。

本港在高撫養率以外還須面對供養能力下降問題。整體工資水平長期停滯不前、大專生畢業後須償還助學貸款、合同制使工作變得不穩定等,使年輕人自顧不暇。近年三十歲以下人士申請租住公屋人數急劇上升,由二零零七/零八年度的兩千八百人激增至二零壹零/壹壹年度的七千八百人,增幅幾近兩倍,其中具大專或以上學歷人士的比例更由百分之三十四上升至四成。他們申請公屋的行徑,除了顯示對居住問題的負面看法外,也流露出對個人經濟前景的悲觀情緒,更反映了他們供養父母的能力。再者,近年貧富兩極化日趨嚴重、中產階級下流造成M型社會等問題,在在使年輕及中年一代即使有心也可能無力供養上一代。

堅尼系數 已響警號
其實,特區政府對老齡化問題並非視若無睹。老齡化是三年前醫療改革的主要理據之一,當時的主要論述是低稅率長遠而言將無力負擔收費低廉的公立醫療服務,因此有需要尋求新的醫療融資方法。既然老齡化會對公立醫療系統構成沉重壓力,全額依賴公帑支持的長者綜援制度理應面對同樣的壓力,同樣是不可持續的。特區政府對公營醫療融資問題大張旗鼓,對長者供養問題卻置諸不理,兩項政策的處理方法何其矛盾!

應對長者供養問題最有效的對策是及早籌謀,早作儲備。特區政府近幾年都有財政盈餘,而且累積了巨額財政儲備,若能妥善運用,肯定可以大大減輕日後供養長者的負擔。五百億元醫療儲備對推動醫療改革發揮了正面作用,做法值得參考。特區政府若漫無目的地「派錢」,當日後經濟形勢逆轉,可供調動的資源減少時,勢將陷於被動地位。

反映財富分配水平的堅尼系數與老齡人口供養能力息息相關,令人憂慮的是香港已「榮升」全球堅尼系數最嚴重的地區之一,亦意味本港供養能力惡化。在二零零六年,本港堅尼系數高達0.533; 為此,政府統計處提出另一套計算方法,在扣除薪俸稅、物業稅、差餉和地租,及加入房屋、醫療及福利轉移因素後,把堅尼系數調低到0.473。今年稍後的全港人口普查將提供新數據計算堅尼系數,倘若納入最低工資調升因素後,貧富差距仍較五年前惡化,將更有力地說明本港供養能力進一步惡化,特區政府實在須盡快實施全民退保制度作為補救措施。

標籤:, ,

Leave a Rep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