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報專欄, 文章 | February 5th, 2010 |

2010年 2月5日 刊 《信報》專業眼
讓堅尼系數作財政預算的燈塔
梁繼昌 公共專業聯盟副主席
www.procommons.org.hk
當 財政司司長曾俊華繼續就新一年度財政預算案四出諮詢、同時放口風表示去年赤字由預期的399億元大幅收窄至12億元之際,好些本地傳媒已急急將注意力放在 「派糖還是不派糖」的老調上。反觀上月底,曾俊華於公開活動中,被一位曾參加反「高鐵」苦行的青年要求討論多元發展的問題,似乎,這青年更能看清香港的問 題與方向。
論香港的問題,若不民主的政制是病根,即反映在經濟民生範疇的種種弊端就是病徵; 標示貧富懸殊的堅尼系數高居世界第一,正正警告我們: 香港在發高燒了。只管對發高燒的人「派糖」,連治標都談不上 ─ 政府過去多次「派糖」不是都灰頭土臉而回?
我 們呼籲財政司司長更有智慧地利用一年一度的財政預算,去對症下藥。公共專業聯盟已向當局提交了財政預算案建議書,要求政府以「縮窄貧富懸殊」為大目標,以 堅尼系數為可量度的標準:於2017年或之前,把堅尼系數從0.533(2006年數字)降至0.476(1991年數字)。方案包括:
(一) 理順土地供應
金 管局總裁陳德霖日前表示,資產泡沫是香港經濟最主要的威脅。我們很高興政府終於承認這一點。金融海嘯以來,共有六千多億港元熱錢流進香港,不少湧進樓市, 令樓價狂升。高地價造成經營與生活成本高昂、城市環境惡化,故特區政府應盡快採取以下措施:(1) 恢復定期賣地,每季一次,加上現時的勾地表制度,形成一個兼具規律性及靈活性的雙軌賣地制度;(2) 調整區域策略性發展規劃,降低《香港2030報告》訂下四成新增人口居於都會區的目標;(3) 在市區更新地區提供更多公共空間和公共設施,降低發展密度及地積比率;(4) 加快公平競爭法 (即《競爭法條例草案》) 的立法程序。
(二) 市區更新應居民主導復修先
市 區重建局應改名為市區更新局,日後工作重點應放在樓宇復修及重建兩方面。政府應制訂整全的樓宇復修計劃,以確保所有樓宇接受定期檢查及維修。舊區更新宜採 取「重建合作社」模式:(1) 居民主導、政府促成,業戶集體決定是否重建及選擇重建方案,政府透過重建協作機構資助;(2) 按可持續發展原則擬定重建方案,降低地積比率,彈性安排地積比率以提供資源滿足社會公益需要;優化規劃設計,改善建築環境;(3) 對弱勢住戶提供支援,保存社區網絡,維護地區經濟。
(三) 加強人才培訓擴充高等教育
特 區政府應把握高等教育檢討的契機,設計有助促進知識型經濟的措施,包括:(1) 普及大專教育,增加三千個第一年學士學位課程資助學額;(2) 大幅擴充現時兩間醫學院,增加醫科生、輔助醫療人員與相關學科的學位;(3) 引入多元化的評審標準,以糾正大專院校評核機制過份偏重學術表現的流弊;(4) 增加公共政策研究撥款;(5) 設立基金資助研究本港政治、文化、語言、風俗等議題;(6) 向不獲發助學金的副學士學生家長提供子女專上教育免稅額,每年八萬元。
(四) 建立全民養老金制度
在 2010年設立「全民退休金計劃」,所有六十五歲或以上的香港永久居民都符合領取資格,無須入息及資產審查:(1) 每月三千元,比現時綜援水平高百分之十五;(2) 僱員及僱主的供款率為僱員每月薪金的百分之一點九,僱員月入少於五千元無須供款,僱員僱主無供款上限;(3) 政府長者綜援及生活津貼金額注入全民退休金計劃,日後按人口比例增加撥款;(4) 政府每五年從庫房撥出250億元注入計劃。
(五) 促進社會流動、改善民生
政 府應從多方面改善民生,重塑市民對前途的希望。具體建議包括:(1) 縮窄貧富差距,把最低工資定於較接近工人要求的水平;把老人貧窮率從現時約佔老齡人口的三分之一,到2017年時降至1991年的24.8%水平;(2) 上網費納入書簿津貼;(3) 延長智障人士的入學時間兩年至二十歲;(4) 恢復興建居屋,每年供應二千個單位;(5) 在公共屋邨創造有利營商的環境及就業機會,包括善用公屋地面空置單位作商業用途,並提供面積較小的鋪位;(6) 縮短社會保障援助物價指數及綜援金的檢討及調整週期;(7) 政府應率先綠化政府建築物及公營機構樓宇天台,更應直接資助《空氣質素指標檢討》公眾諮詢文件所提出的十九項建議。
我深信上述五大範疇的政策建議,跟曾俊華所說的「履行社會責任,適當分配資源」完全吻合,且更能縮窄貧富懸殊。把香港從「全球堅尼系數金牌榜」上除名,方是財政司司長的職責。
標籤:,

Comments are closed.